联系我们

电话13019119780
    400-099-2912

Q Q:  9575122

实时通讯

近年来,我国发生多起突发性水污染事故,这已经严重影响当地人民生活、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而应急监测对于防范突发性水污染事故作为重要角色发挥着突出作用。为了有效控制污染范围并减小事故损失,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等信息就成了最关键的步骤,因而建立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监测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1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是指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的危险品,在其生产、运输、使用、储存和处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由于自然灾害、人为的疏忽或错误操作等,在短时间内有大量剧毒或高污染性的物质进入水体环境中,对水体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和破坏,给人民的生命和国家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的污染事故。
     1.1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分类 
根据突发性水污染事故中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以下四类:有毒有害物质泄漏事故、溢油事故、非正常大量排放废水事故、放射性污染事故。 
根据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发生的地理情况和工业分布情况也可分为以下四类:来源于上游的污染团、境内陆地污染源、境内桥梁交通事故、水上事故。
     1.2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特点 :
    (1)形式多样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一般都会涉及多个行业和部门,所以可能发生水污染事件的主体多样,如有毒化学品生产运营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都可能会发生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并且,突发性水污染事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如泄漏、溢油、爆炸等。
    (2)不确定性 
  普通的水体污染其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数量比较固定,而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则事发突然,具不确定性,如发生时间、空间的不确定性,污染源的不确定性,事故水域性质的不确定性, 受害对象的不确定性等。
    (3)危害严重 
  由于事故事发突然,在短时间内就可能有大量污染物进入水体,人们往往无法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和处理这些污染物,因此,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对正常生产生活以及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危害及其严重。 
    (4)处理困难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往往很难被察觉,因此错过最佳的处理时机,而且污染物可能转移,造成事故现场不断变化或出现多个污染区域,这些因素共同决定水污染事故的处理的艰难性。而对于水体容量庞大的大型流域,应急监测、应急处理变得更为艰巨与复杂,基本上很难实现,很大程度上都只依靠水体的自净作用来减缓危害。 
1.3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影响 
(1)威胁生命健康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和身体健康,尤其是有毒物质污染事故,不仅直接伤害事故现场的人员,也可能严重影响未直接暴露在事故现场的人员健康,并且污染危害是长期性的。 
    (2)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造成的经济和财产损失也是显而易见的。根据2003年的中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公报统计,当年共发生海洋渔业污染事故80次,污染面积巨大,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518亿元。由此可见,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是巨大的。此外,我们还需要花费相当大的投资来整治和恢复生态环境,其间接经济损失也是非常严重的。
     (3)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强度很大,往往会造成一定区域的生态失衡,有的甚至造成长期危害,导致生态环境难以恢复。尤其是重大突发性水源污染,其后果都是灾难性的,影响及其深远。 
    (4)引起社会不稳定 
      污染事故的发生会对污染影响区的居民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影响正常生活和生产;事故引起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可能引起污染纠纷,造成混乱,危害社会治安;有些引起大量人被迫迁移的重大事故还会带来相关的社会问题;某些水污染事故还会引发地区间或国际间的污染纠纷。
     2 应急水质监测 
应急水质监测是判断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影响程度的依据,是由环境监测人员在事故现场使用特殊检测仪器或装置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对污染物质的种类、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污染范围以及可能的危害等做出判断的过程,它为污染事故及时、正确地进行处理、处置和制定恢复措施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2.1 应急水质监测的特点是:
(1)可监测时间短,事前无计划; 
    (2)较其他监测耗费财力、人力和物力; 
(3)污染物和排放方式各不相同,监测断面、项目和频率也有较大差异。
 2.2 应急水质监测的原则是:  
    (1)有事前预防和监测预案; 
    (2)就近监测,跟踪监测,测站监测与监测中心互相配合,固定监测与移动监测互为补充;
    (3)做好仪器设备装备和技术的储备以及监测人员的培训。 
    2.3 应急水质监测预案 
应急监测预案是应急监测良好实施的重要保障。在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负责等原则基础上制订出的完善合理的监测预案,可充分调动本单位监测能力,整合本单位的监测资源,实现监测工作的平战结合,在不影响或不严重影响日常监测业务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发挥应急监测作用。预案要细化各单位职责,确定应急监测环节、明确时限要求,并且具有可操作性。
 2.4 应急水质监测方法 
    应急监测的关键步骤是一级监测,包括感官监测、水质毒性监测和水质快速测试盒测试等。通过判断水体的表观特征、臭味等结合库区周边降雨、径流等情况,可直接快速判断水体是否受到污染。如漂浮物(悬浮物)、水体浑浊、有色、泥沙含量大、表面有油层等特征均说明水体水质发生变化,而部分有机污染物以及重金属会使水体呈现一定的色度,或水生动植物大规模死亡时可判断水源受到污染。 
定量分析时则需借助分析仪来确定样品的污染强度。目前,水质快速测试盒采用目视比色法或数滴法进行测量,可实现对水中重金属、营养盐、耗氧有机物、微生物、pH 值等指标的快速监测,操作快速方便,分析费用低,适用于突发性污染事故发生后水质的快速定性及半定量分析。封装试剂是最简单的水质监测工具,目前使用该方法可测量项目包括银、铝、砷、金、六价铬、总铬、铜、铁、镍、锰、硼、镁、钙、COD、氯化物、残留氯、二氧化氯、游离氰、游离氟、过氧化氢、肼、氨、亚硝酸、硝酸、磷酸、硫化物、二氧化硅、亚硫酸、硬度、氮、锌、pH值等。
 
  
一般监测方法汇总表
已知条件调查
监测内容调查
监测方法 
污染源、污染物
污染范围、污染程度
直接测定污染源或排放口浓度及水环
境中的浓度
污染源 
污染物、污染范围、污染程度
从危害特征、原材料入手,列出可能产
生的污染物,分别进行监测分析 
 
污染物
污染特征    污染源、污染范围、污染程度
污染源、污染范围、污染程度  在污染水域上下游布设监测断面,根据
监测结构逐步缩窄调查范围 
 
污染物
污染特征    污染源、污染范围、污染程度
在污染水域上下游布设多个监测断面
进行多指标的监测, 根据结果和气候
的排查先确定污染物和污染源 
 
 
    2.5 应急水质监测实施 
    2.5.1 监测布控、采样及样品的预处理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往往污染物分布极不均匀且时空变化大,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程度有明显差异,所以采样点的选择决定着是否能够准确判断出污染物浓度分布、污染范围与程度。一般,监测点应以事故发生地为主,根据水流方向、扩散速度和现场地形地貌等进行布点采样并测定流量。采样器具应保持洁净并避免交叉污染,现场采集时可以采集平行双样供现场快速测定和实验室测定(送往实验室的需加入保护剂)。对江、河的监测不仅应在事故发生地和事故发生地的下游布设若干采样点,还需要在事故发生地的上游一定距离布设对照断面。若水流的速度很小或基本静止,则应根据污染物的特性在不同水层采样,并且必须在事故影响区域内饮用水取水口设置采样断面。当采样断面宽小于10 m 时在主流中心采样;当断面宽为10 m 以上时则应在断面左、中、右三点采样后混合。对湖( 库)的监测应在事故发生地取一定间隔按扇形或圆形布点,并根据污染物的特性在不同水层采样,样品可混合。需要时也应在其上游适当距离布设对照断面,必要时,其出水口和饮用水取水口处也应设置采样断面。
 2.5.2 监测方法、监测项目和监测仪器的选择 
    为了迅速查明地表水源水质突发性污染事故污染物的种类、污染程度和范围以及污染发展趋势,实施现场监测时,应选择最合适的分析方法以实现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简单的方法获取最有价值的监测数据。在已有调查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事故现场情况确定监测项目,采取合理的现场快速监测方法和实验室现有分析方法进行鉴别、确认。 
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结合仪器确定原则,配置常用的现场监测仪器设备。现场监测仪器设备的确定原则:能快速鉴定、鉴别污染物的种类,并给出定性或半定量直至定量的监测结果;可直接读数,易于携带,使用方便,对样品的前处理要求低。常规应急监测设备主要有:快速定性、半定量分析试纸;快速监测管类;便携式现场测试仪(即便携式水质毒性分析仪、便携式分光光度计、便携式快速环境水质分析箱等)。
 2.5.3监测频次的确定     
污染物进人水体后,在稀释、扩散、降解和沉降等自然作用以及应急处理后,其浓度会逐渐降低。实时进行连续的跟踪监测是掌握事故发生后的污染程度、范围及变化趋势,确认突发性饮用水源污染事故影响的结束时间的重要措施。原则上,采样频次主要根据现场污染状况确定。事故刚发生时应加密采样频次,了解污染物变化规律后,可适当减少采样频次。
     3 结语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特点决定其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而应急水质监测在防范 和治理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工作中都发挥重要作用。应用小型、便携、简易、快速监测仪器或装置,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对污染物的种类、污染物的浓度和污染范围及其可能的危害做出判断,是实施应急监测做好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处理的关键,意义重大。